中文版 English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选登 > 喷涂设备

热喷涂制备 Fe 基非晶合金涂层的组织性能及其激光重熔行为的研究

时间:2013-05-09 09:21:40  来源:中国知网  作者:崔 崇

  摘 要
  本文根据多组元非晶合金系设计理论,在 Fe 基非晶合金粉末中以 W 替换 P,并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和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工艺在 Q235 基体上制备了涂层,探索了在 Fe 基非晶合金涂层中以 W 替换 P 的可行性。针对涂层的多孔结构特征及其与基体间结合强度较低的问题,通过热处理和激光表面重熔技术对所制备的 Fe 基非晶合金涂层进行后处理,研究了 Fe 基非晶合金涂层晶化过程以及激光重熔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 Fe基非晶合金涂层在酸、碱、盐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首先,通过对含 W 与含 P 的 Fe 基非晶合金涂层(分别编号为 Fe-W 和 Fe-P)性能的研究,证明了在 Fe 基非晶合金涂层中以 W 替换 P 的优越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 Fe-W 涂层的断裂韧性显著高于 Fe-P 涂层,两者的纳米压痕硬度相近;Fe-W 晶化起始温度 595.4℃比 Fe-P 提高 33.4℃;Fe-W 涂层在 H2SO4、NaOH 和NaCl 腐蚀介质中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比 Fe-P 涂层降低了 4.9%、28.6%和 21%;并且在 NaCl 溶液中能形成稳定的钝化膜,自腐蚀电位比 Fe-P 提高了 9 倍。其次,通过对 Fe 基非晶合金涂层进行激光表面重熔处理的研究,阐明了激光重熔合金区微观缺陷的产生机制,并提出了预测合金区高度的技术方案,为制定优化的激光表面重熔工艺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研究表明当合金区高度小于喷涂态涂层厚度时,由于熔池底部与未熔涂层间粗糙的接触面阻碍了液态金属的流动,在熔池快速凝固过程中,内部气体残留于熔池中而形成直径大于 50μm 的圆形孔洞缺陷;进而由于应力集中和熔池凝固时引起的拉应力导致圆形空洞周围的合金区和未熔涂层中产生微裂纹。当重熔涂层合金区高度稍大于喷涂态涂层厚度时,合金区的微观缺陷最少,具有最优良的综合性能。通过自定义的孔隙修正系数α和激光能量有效利用率ξ分别对材料热物理性能和一维无限大平板热传导公式进行修正,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合金高度。
  最后,通过对 Fe 基非晶合金涂层在 NaOH 溶液中耐蚀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贡献率的概念,为非晶合金涂层的耐蚀性能提供了评价方法。研究表明非晶相含量、孔隙率、合金元素和表面粗糙度对 Fe 基非晶合金涂层自腐蚀电位贡献率的大小分别为 57.1%,28.7%,14.2%和 0%;对自腐蚀电流密度贡献率的大小分别为 85.7%,13.1%,0.6%和 0.6%。
  关键词:Fe 基非晶合金涂层;APS;HVOF;激光重熔;腐蚀;贡献率;无铅钎料

      
本站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欲转载请注明出处,北京桑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网址:http://www.sunspraying.com/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