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10Co-4Cr 粉末及涂层性能研究
田 晔,马江虹,李振铎,薛文涛,赵晓东
热 喷 涂 技 术2012 年 9 月
摘 要: 对采用两种不同原料制备的 WC-10Co-4Cr 粉末 A 和 B 的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 HVOF 喷涂方法制备A、B 粉末对应的涂层,分析了涂层的形貌和硬度。 分析结果表明:A、B 粉末的颗粒球形度较好,对应涂层中元素分布均匀,粉末 B 对应的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且涂层硬度分布较均匀,优于粉末 A 对应的涂层。
关键词: WC-10Co-4Cr;维氏硬度;HVOF
WC-Co 类涂层具有较高致密性, 良好的耐冲蚀性以及与基体结合强度高。该涂层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冶金、机械等领域[1-2],以增强基体金属的耐磨性能及磨损部件的修复。 在 WC-Co 类涂层中引入一定量的 Cr,不仅能改善涂层的抗腐蚀能力,还能提高涂层的耐冲蚀性能[3-4]。 WC-10Co-4Cr 涂层具有 WC-Co 涂层的高硬度、 高结合强度和耐磨性的同时还具有更为优异的耐腐蚀性,已成为耐磨耐蚀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发展趋势。
在制备 WC-Co 类粉末的过程中, 影响粉末和涂层性能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选取了两种原料制备的 WC-10Co-4Cr 粉末, 对制备的粉末及涂层的性能进行比较研究。
1 试验方法
本文选取了采用两种不同原料和团聚烧结工艺制备的粉末,分别称为粉末 A 和粉末 B,粉末 B的粒度组成较粉末 A 偏细。 喷涂设备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所用的主要喷涂工艺参数见表 1 所示。 喷涂前将粉末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处理,烘干温度为 120℃。

2 结果与讨论
2.1 粉末的物理性能及氧含量
选用两种原料制备的喷涂粉末性能如表 2 所示。

2.2 粉末的激光粒度
图 1 是粉末 A 和 B 激光粒度比较。 图 1 显示

粉末 B 的激光粒度较粉末 A 偏细, 且分布较粉末A 较集中。

2.3 粉末形貌比较
粉末的形貌直接影响粉末的流动性及松比等性能,从而影响相应的涂层性能。 图 2 是两组粉末的形貌照片。图 2 显示,两种粉末颗粒球形度好,但粉末 B 较粉末A粒度偏细,且粉末B粒度分布比较均匀。 粉末A 较粉末B致密,这点与粉末物理性能中的松装密度相吻合。
2.4 涂层组织形貌
图 3 为 WC-10Co-4Cr 涂层的截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组粉末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性良好。 白色为 WC 相,灰黑色为 Co、Cr 相,很明显粉末 A 的粘接相明显大于粉末 B,且粉末 B 的元素分布比较均匀。
2.5 涂层的维氏硬度
表 3 为两组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从表 3 中看到粉末 B 的显微硬度分布较粉末 A 均匀, 硬度较粉末 A 对应的涂层硬度高,分散度为 3.5%。 这一结论与涂层的形貌结论相一致。
 

2.2.3 涂层耐热冲击性能实验
石墨表面喷氧化钽后进行反复耐热冲击实验,同时进行涂层结合强度 ( 表 4) 和界面 SEM 分析( 图 8) 。 实验表明涂层厚度 0.10 mm 左右时,氧化钽涂层附着强度大于石墨基材的断裂强度。

2.3 氧化钽涂层与液态铈浸润性试验
石 墨 坩 埚 表 面 喷 氧 化 钽 涂 层 后 进 行 了1000℃,保温 15 分钟铈熔炼实验( 结果见表 5、表6)。 熔炼后的铈锭脱模容易,氧化钽涂层表面没有被液态铈浸蚀迹象, 氧化钽涂层不但完整且与石墨紧密结合,熔炼表明氧化钽涂层与液态铈互不浸润。

3 结 论
( 1) 等离子焰流的极高温度导致了 Ta2O5在喷涂过程中脱氧。
( 2) 制备单一 Ta2O5涂层不宜采用等离子喷涂而应采用火焰喷涂并选用氧化性火焰。
( 3) 火焰喷涂制备的单一 Ta2O5涂层在 10000C没有被液态铈浸蚀的迹象。
参考文献略
本站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欲转载请注明出处,北京桑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网址:http://www.sunsprayi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