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English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献 > 喷涂材料

稀土锆酸盐热障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时间:2012-12-18 09:07:48  来源:材料导报  作者:项建英,陈树海,黄继华等

   稀土锆酸盐热障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项建英,陈树海,黄继华等
  材料导报
  摘要:稀土锆酸盐是最有希望应用于未来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热障涂层材料之一。归纳了国内外研究者在稀土锆酸盐类陶瓷材料上取得的结果,系统分析了不同位置全取代或部分取代得到的掺杂陶瓷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并讨论了热障涂层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了稀土高酸盐热障涂层材料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热障涂层,稀土锆酸盐,热物理性能,力学性能
  热障涂层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工业,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与高温抗氧化性能,是目前最为先进的高温防护涂层之一,也是应用前景最好的表面防护涂层之一[1]。近年来,随着航空燃气涡轮机向高流量比、高推重比、高进口温度方向发展,燃烧室中的燃气温度不断升高,目前广泛应用的表层陶瓷材料YSZ已难以满足其涡轮进口温度进一步升高的需要[2],主要原因是YSZ的使用温度超过1200℃,相变加剧、易烧结、氧传导率高,过渡金属易被氧化,导致涂层失效。因此,研究和开发使用温度更高、综合性能更好的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是提高热障涂层使用温度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手段[3]。
  目前,世界各国对热障涂层陶瓷材料的开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系列新成果。曹学强等[4]对陶瓷层材料的选择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陶瓷层材料基本的性能要求和体系;Clark和Phillpot也较系统地阐述了新型低热导率陶瓷层材料,并指出了陶瓷层材料的模拟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5],但这些有关陶瓷层材料的综述和总结由于时间较久已经不能反映当今陶瓷层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R.Vassen等[4]指出稀土锆酸盐具有热导率较低的优点,周洪等[6-8]也指出稀土锆酸盐是低热导率高熔点的物质,但由于稀土锆酸盐体系庞大,包含物质较多,而他们也没有对当前新型陶瓷层材料进行全面的综述和总结。本文详细地论述了目前重点研究的陶瓷层材料———稀土锆酸盐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对其所包含的物质进行了分类,深入分析和讨论了其热物理性能,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1 锆酸镧陶瓷材料特性
  稀土锆酸盐是一类A2B2O7型的结构和性质特殊的化合物,其晶体结构与烧绿石结构(Pyrochlore)相同,可以看成是由缺少1/8格位氧的萤石结构(Fluorite)衍生而来[9](如图1所示),这种稀土锆酸盐晶体具有比YSZ更多的空位,更复杂的晶胞结构,而且晶胞存在质量较大的稀土原子,大大增加了声子散射,导致平均自由程减小,因此其热导率一般都比传统的YSZ的热导率要低。La2Zr2O7(LZ)是一种典型的稀土锆酸盐材料,其热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10]。从表1可以发现,LZ的热导率相对于传统的8YSZ(2.12W/(m·K))降低了约30%。LZ稳定性较好,La3+与B4+半径相当,在发生有序、无序转变时需要的能量变化很大,无序化转变温度Tt很高,使得LZ在熔化之前都不会发生相变[11]。此外,LZ的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分别是110GPa和270GPa,泊松比为0.28,德拜温度为575K左右,弯曲强度为172MPa,综合力学性能较好[12]。但其缺点是热膨胀系数和断裂韧性相对较低。根据声子散射理论,采用稀土元素掺杂的方法进行选择性离子取代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可使热导率进一步下降和热膨胀系数进一步提高。目前很多研究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得到一些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锆酸盐的掺杂位置有2个,分别是La和Zr,可分为La位全取代、La位部分取代、Zr位全取代、Zr位部分取代以及La、Zr同时掺杂5种方式。本文从掺杂位置的角度出发,对锆酸盐的掺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和总结,以期能对今后陶瓷层材料的合成提供一些指导建议。
  2 稀土掺杂La位研究进展
  用稀土元素对La位进行掺杂,可以降低La-O键的强度,有利于La-O键的扩张,即可以提高热膨胀系数。
  2.1 La位全取代的物质与性能
  对La进行单一稀土元素取代,主要代表物质有烧绿石结构 的Dy2Zr2O7、Gd2Zr2O7、Nd2Zr2O7、Sm2Zr2O7和Yb2-Zr2O7等以及钙钛矿结构的SrZrO3和BaZrO3。其中SrZrO3和BaZrO3具有非常高的熔点,热膨胀系数达到了10.9×10-6K-1,但SrZrO3在730℃左右有体积膨胀,会发生相变,抗热震能力较差。而BaZrO3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差,制备的涂层在热循环过程中较早出现脱落,不是合适的热障涂层陶瓷层材料[4]。而RE2Zr2O7(RE为稀土元素Gd、Nd、Sm和Dy)的力学性能如表2所示[13-19]。与8YSZ相比,掺杂后的物质热导率都下降了25%左右,为1.6W/(m·K)。
  Dy2Zr2O7和Sm2Zr2O7的热膨胀系数最大,分别是11.3K-1和10.8×10-6 K-1。从以上分析可知,对La位进行掺杂的单稀土元素,具有应用优势的是Dy和Sm,其热导率较低并且热膨胀系数接近8YSZ。图2是Sm2Zr2O7与8YSZ涂层热导率的对比[20],可以看到1200℃时Sm2Zr2O7的热导率仅为0.46W/(m·K),相对于8YSZ下降了37%。
  此外,对La位进行多种元素全部取代,主要有Sm和Gd掺杂形 成 的 (SmxGd1-x)2Zr2O7与Yb和Sm掺杂形成的(YbxSm1-x)2Zr2O7等[21,22]。图3(a)是(SmxGd1-x)2Zr2O7系列物质的热膨胀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发现5种不同物质在高温时其热膨胀系数趋于一致,为11.9×10-6K-1,较8YSZ提高了10%左右;图3(b)是(SmxGd1-x)2Zr2O7系列物质的热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在1200℃、x=0.1时其热导率最低,为1.3W/(m·K),可见多元素的掺杂比单元素的掺杂效果更好,不仅降低了材料的热导率,同时也提高了热膨胀系数。
  2.2 La位部分取代的物质及性能
  对La位进行部分取代也可分为单元素掺杂和多元素掺杂两种形式。对于单元素掺杂主要的元素有Nd、Sm、Gd、Eu等,国内外对此种掺杂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Narottam[23]利用Gd和Yb对La位部分取代得到La1.7-Gd0.3Zr2O7、La1.7Yb0.3Zr2O7和La1.7Gd0.15Yb0.15Zr2O7,发现热导率均比La2Zr2O7有所降低,其中Gd和Yb二元共同掺杂的La1.7Gd0.15Yb0.15Zr2O7热导率最低,如图4所示。
  Hen-ry Lehmann等[19]研究了La1.4Gd0.6Zr2O7、La1.4Eu0.6Zr2O7、La1.7Dy0.3Zr2O7、La1.4Nd0.6Zr2O7等物质的性能,发现Gd对La位的部分掺杂得到的物质La1.4Gd0.6Zr2O7的热导率最低,如图5(a)所示。图5(b)是掺杂后各种物质的热膨胀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看出Nd、Eu和Gd的锆酸盐是未来可用的热障涂层陶瓷层候选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在此基础上,Jing Wang[24]详细地研究了Nd部分掺杂LZ后的热物理性能,并对此系列掺杂物质的烧结行为进行了研究。图6是La2-xNdxZr2O7系列物质(x=0,0.2,0.4,0.6,0.8)热膨胀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当x=0.8时,热膨胀系数达到最大值,但与8YSZ相比,依旧较小。
  Sm2Zr2O7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都具有优势,因此Zhang等[25]在此基础上研究了Sm部分掺杂的性能,发现当Sm和La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即(Sm0.5La0.5)2Zr2O7,其热导率最低,从室温到1200℃,基本 保 持 在1W/(m·K)左 右,比8YSZ降 低 了50%,比LZ降低了30%,这主要是因为掺杂的Sm与未取代的La之间的原子量与离子半径差距较大所造成的。
  3 稀土掺杂Zr位研究进展
  对Zr位进行掺杂,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采用Ce进行掺杂。由于Ce4+的离子半径和相对原子质量比Zr4+的大很多,因此用Ce4+取代La2Zr2O7中的Zr4+可降低材料的热导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其热膨胀系数。
  Ce4+的掺杂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全部取代Zr4+,得到La2Ce2O7,另一种是部分取代Zr4+,得到的物质主 要 有La2(Zr0.7Ce0.3)2O7(LZ7C3)、La2(Zr0.3Ce0.7)2O7(L
  Z3C7)。
  3.1 Zr位全取代的物质及性能
  2003年Cao等[26]第一次提出La2Ce2O7(LCO)作为新型的热障涂层材料,认为LCO的热导率较低并且热膨胀系数较大。
  LCO具有萤石结构,相比于LZ的烧绿石结构,其有1/8的氧空位。图7是LCO、8YSZ和LZ的热膨胀系数比较,可以看出LCO的热膨胀系数最接近粘结层,但由于LCO在300℃左右有一个热膨胀系数收缩峰,因此在冷却过程中容易失效,寿命较短。
  Ma等[27]也对LCO进行了研究,图8是LCO的热物理性能,由图8可知LCO的热导率在1000℃之前是一个上升的过程,之后逐渐下降,1400℃时热导率为0.48W/(m·K),是目前报道的具有最低热导率的物质,因此LCO是较有应用前景的物质之一,而如何抑制甚至避免LCO在300℃左右存在的热膨胀系数的反常降低是拓展其应用的关键问题。
  3.2 Zr位部分取代的物质及性能
  用Ce对Zr位进行部分取代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即可有效地缓解LCO在300℃左右的热膨胀系数的反常降低(如图9所示),LCO的热膨胀系数的收缩峰最强烈,而LZ的热膨胀系数较为平缓,没有出现收缩峰,当Ce部分取代LZ后,随着Ce原子掺杂比例的降低其收缩峰慢慢趋于缓和。综合这些材 料 的 性 能,LZ7C3具 有 较 低 的 烧 结 率 和 热 导 率,LZ7C3的热膨胀系数平均值约为10.6×10-6K-1,比LZ和8YSZ都高,且LZ7C3的热导率为0.52W/(m·K)[28,29],因此LZ7C3也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新型陶瓷材料之一。
  目前,多家单位已经对该物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利用EB-PVD制备涂层对其单层涂层性能[30]和LZ7C3/LC[31]双层陶瓷性能进行了研究,相对于单陶瓷层,LZ7C3/LC双层陶瓷涂层的热循环次数大大提高,达到了311次。
  4 La和Zr位共同掺杂物质研究进展
  对于La和Zr位的共掺杂,既可以同时全取代也可以部分取代,因此La和Zr位共同掺杂形成的复杂稀土锆酸盐较多。
  Nd2Zr2O7是Nd全取代LZ的La位,其热导率较低,但热膨胀系数并没有较大的提高,Dai[32]在此基础上用Ce对Zr位进行全取代得到Nd2Ce2O7(NCO),图10是NCO热膨胀系数与温度的关系,NCO没有低温区的热膨胀系数收缩峰,在600℃后其热膨胀系数较Nd2Zr2O7有较大提高,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越多,同时其膨胀系数也比8YSZ高,而热导率比8YSZ低30%,并且NCO的热稳定性较好,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陶瓷材料。用APS制备的NCO涂层热循环寿命达到了294次,而Nd2Zr2O7仅9次就出现脱落,因此详细地研究NCO的涂层性能和寿命显得十分必要。为了提高NCO的热循环寿命,可从以下3点出发:(1)优化涂层的微观组织,(2)提高喷涂粉末中CeO2的含量,(3)与8YSZ组成双陶瓷层结构。
  采用Sm全取代LZ的La位得到的Sm2Zr2O7具有较低热导率,但热膨胀系数并没有提高。为此,Zhang等[33]对Sm2Zr2O7的Zr位用Ce进行了部分取代得到Sm2(Zr1-x-Cex)2O7,即利用Sm全取代La位,而利用Ce部分取代Zr位。图11(a)是Sm2(Zr1-xCex)2O7的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发现共同掺杂后热导率反而升高了,但依旧较8YSZ低,在1273K时降低约25%。
  Sm2(Zr1-xCex)2O7系列的热膨胀系数较高,在1000℃时达到了11.3×10-6 K-1,并且随着Ce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如图11(b)所示。综合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Sm2(Zr1-xCex)2O7作为热障涂层材料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3种元素掺杂LZ也有较多的研究,这类复杂稀土锆酸盐由于掺杂的元素原子半径差别较大,往往热导率较低,并且热膨胀系数较大。用Dy、Nd和Ce共掺杂LZ得到La1.7(DyNd)0.15(Zr0.8Ce0.2)2O7[34],其 热 膨 胀 系 数 达 到 了11×10-6 K-1,而热导率 也较 低,室温 到1373K为1.28~1.07W/(m·K),比LZ低了25%,这主要是Dy、Nd和Ce共掺杂增加了La2Zr2O7氧空位,使声子散射增强导,致热导率降低。
  (Sr0.1La0.3Sm0.5Yb0.1)2(Zr0.7Ce0.4)2O7.3和 (La0.4Sm0.5-Yb0.1)2(Zr0.7Ce0.4)2O7.4是目前合成的最为复杂的稀土锆酸盐[35],研究表明两种物质都有单一的P结构,并且两者的热膨胀系数都较高,在1473K时为10.6×10-6K-1左右,且前者的热膨胀系数比后者略高,而热导率略低,在1473K时分别为1.17W/(m·K)和1.28W/(m·K)。相对来说这两种复杂锆酸盐都是值得探索的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但由于其掺杂较为复杂,合成存在一定的难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低热导率和高热膨胀系数仍是寻找新型陶瓷材料最重要的方向和指标。与传统的8YSZ相比,稀土锆酸盐是一类具有较低热导率和较高热膨胀系数的物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中 的 (Sm0.5La0.5)2Zr2O7、(Sm0.1Gd0.9)2-Zr2O7、Sm2(Zr0.7Ce0.3)2O7、LZ7C3、LCO和NCO更是几种需要重点研究的合适新型热障涂层材料,许多研究人员也已经对其涂层微观组织和寿命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仍有3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1)热膨胀不匹配,虽然很多稀土锆酸盐的热膨胀系数比传统的8YSZ大,但与粘结层相比(15.6×10-6 K-1)仍小很多,这就需要在提高热膨胀系数方面做更多的工作。(2)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的增韧研究,目前各种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制备的涂层热循环次数仍没有达到满意的使用要求,无法与8YSZ相比,主要由于目前各种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的断裂韧性低于8YSZ,抑制裂纹萌生与扩展的能力不强,因此对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的增韧是未来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3)新型材料热障涂层组织结构优化与控制,由于APS和EB-PVD的工艺非常复杂,目前仅在实验探索阶段,为实现热障涂层微观组织结构的优化与控制,需要进一步研究新型材料的热障涂层制备的工艺。
  参考文献略
本站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欲转载请注明出处,北京桑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网址:http://www.sunspraying.com/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